教学计划

时间:2025-06-24 19:59:07
实用的教学计划模板合集九篇

实用的教学计划模板合集九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教学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教学计划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计划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计划 篇1

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区教育局工作计划的总体目标“两高三先”展开工作,以课程改革实验为龙头,以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和青年教师培养为重点,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以争一流的意识做好参加南京市第十八届运动会组队参赛工作。

主要工作:

一、课改实验

深入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切实抓好“三学双动”主体性课堂教学研究和实践。

(1)学习研讨

各校教研组要认真组织教师学习以下有关材料

《玄武教育理念和玄武教育目标》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施行方案)》解读

《玄武教科研(课程改革实验阶段成果专辑)》

做到: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

有反思、有争鸣、有启迪、提升教研活动质量。

(2)专题培训:

以“课改培训与网络环境下的体育学习为重点”,重视以学生主体性、创新性学习活动和实践为主的教学过程的备课设计与教学评价的研究。

(3)开展课改教学论文、优秀教学案例征集活动,并在玄武教育信息网上公布,充实完善体育素材包。

二、队伍建设

1、强化教研组工作规范的学习与实践、切实贯彻“八个一”的要求。(每位教师:参与研究一个课题、上一节公开课、设计一篇优案、撰写一篇专题总结或论文、全组摄制一堂录像课、召开一次专题研讨会、开好一次理论研讨组会、抓好一项学习常规的实施)。

2、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和青年教师的培养,认真组织好区“学科带头人”和“体育教学能手”评比,在区级评比的基础上推荐四位教师(中小学各二位)参加南京市教学能手比赛。

3、推荐4-6位教师对全区开公开课,展示“新课改”教学成果。

三、课题研究:

研究重点:

1、课程改革实验与主体性课堂教学研究

以课改促教改,深入开展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积极实施自主式、探究式和合作式教学,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顽强意志。

2、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加强应用网络资源与教学实践的研究,收集有关教学设计、教案和课件,提升体育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和业务水平,(集体研究、深层开发、资源共享)不断充实完善玄武教育网站体育素材包。

3、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实践的研究。

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利用广播操、课外活动组织形式多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健身活动,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自编操,将学生每天参加体育活动一小时真正落实到实处。

四、体质测试

1、认真组织好20xx年初三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

2、全面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测试。

按市、区教育局的要求,做好培训、测试、统计、上报工作。

五、体育竞赛

以争一流的意识做好参加南京市第十八届运动会组队参赛工作,力争取得佳绩。

六、总体要求:

树立一个目标:

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发挥学校体育教育的功能,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

增强二个意识:

质量(规范)意识、成果意识、

牢记三个加强:

1)、加强学习: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参加新课程改革的实验。

2)、加强自律:以“敬业爱生,明礼诚信,民主合作,勤学乐教,廉洁奉献”为基本规范,树立“学习型、创新型、实干型”的良好师德形象。

3)、加强安全:落实安全措施,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

主要活动月程

二月

1、中心组、教研组长会研究学期工作(预备周)

2、总结、布置学期体育工作计划(第二周)进修学校

小学:17日下午中学:19日上午

3、《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测试工作培训

(第四周)昆仑路小学

三月

1、青年教师教学研讨会进修学校

2、新课改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珠江路小学

3、“体育教学能手”评比有关学校

4、课改试验基地研讨活动十三中

5、区“学科带头人”评比(教育局统一安排)

四月:

1、初三体育教学研讨会第八周进修学校

2、小学六年级综合能力竞赛(另行通知)

3、新课改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十三中分校

4、组织20xx年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招办统一布置)

五月:

1、《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月

2、新课改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半山园小学

六月:

1、各校完成《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统计上报

2、市“体育教学能手”评比

备注:

1、有关市教研室安排的活动另行通知

2、组队参加市十八届运动会的学校祥见区体育局、教育局下发的任务分解表和竞赛规程。

教学计划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2.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认识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在看今年春节联欢晚会的时候,注意到大兵和赵卫国合说的相声〈谁让你是优秀〉了吗?,那这个相声给了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的确,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深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就一块来感受我国著名相声演员马季郭启儒合说的相声〈打电话〉的魅力。

二、明确学习目标

阅读课前提示:想想这篇课文,我们应该弄懂哪些问题?

(1)浏览全文,想想说的是件什么事?

(2)故事里的那个人说话的特点是什么?

(3)这个相声对你的启发是什么?

(4)说说这个相声或听听其他相声,感受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

三、根据目标学习全文

1.自己浏览全文,想想说的是件什么事? 交流:(这个相声主要讽刺了一个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缺乏公共道德的年轻人。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小事,结果被这个人东拉西扯,说了两个多小时,既误了自己的事,又耽误了别 ……此处隐藏7816个字……估算,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利用倍的概念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认识“整除”的一些基本概念。

5、能用一位数除法的有关知识描述现实世界中的一些简单现象,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提出一些与一位数除法有关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6、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会用拖式的方法计算两步式题。

7、会用两步计算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会正确使用小括号。(在解决问题时,既可以分步列式,也可以列综合算式。)

8、直观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

9、初步认识角、直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尺子划角,会比较角的大小。

10、认识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和互相平行的位置关系,会应用平行和垂直对一些现象做出解释。

11、能把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画在方格纸上,培养观察能力与分析综合能力。

12、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和毫米,知道1千米、1分米和1毫米的实际长度,并能运用学过的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13、知道千米和米、米和分米、分米和厘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会运用千米、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

14、认识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求知欲,养成认真观察、认真测量的好习惯。

15、通过收集、整理数据等活动,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16、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将收集、整理的数据用统计表或统计图表示出来,能根据统计表或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或提出问题。能根据统计表、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

17、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用平均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体会可能性的大小。

18、通过调查统计活动,了解本班同学课外阅读情况,使学生感

受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9、通过活动中小组同学们的相互配合,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及合作意识。

20、知道一日是24时,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间,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时间的习惯,珍惜时间。

2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纳、整理,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使学生掌握本学期的基础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2、学习一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

3、掌握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和脱式计算的方法,掌握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4、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熟记所学过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并进行初步的应用。

5、能根据统计表、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

6、一日是24时,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

教学难点:

1、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2、一位数除法的竖式。

3、有一个已知条件要用两次的实际问题。

4、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5、会用平均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把日常生活和时间联系在一起,逐步养成时间观念。

学困生材料:

本班有3名学生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有一定的困难。本学期我打算继续从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抓起,注意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采取措施:

1、不歧视他们,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

2、多方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尽量使他们能跟上大部队。

3、家校结合。

4、多花时间,多花力气。

具体措施:

1、在备课的时候考虑学困生。

2、上课的时候多关注学困生。

3、与家长联系勤(最少一周一次)分析学生一周表现,优点缺点,改进的地方。

4、作业盯紧。争取当天作业当天完成。完不成,通知家长,及时盯住。

5、设定每周重点训练学困生的哪方面。

6、个别辅导。

教学计划 篇9

一 、学生情况分析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特殊比较的学科,操作性较强,大部分学生对此相当感兴趣,学习较积极,比较热情,讨论和学习的气氛比较不错,这是我们教学的优势。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

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练习,课后就没有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易生疏。

而且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局限于游戏娱乐和上网聊天方面,缺乏全面性。对教材要的一系列操作知识不感兴趣,只对娱乐功能感兴趣。所以,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 、教材分析

我们学校的教材采用的是海南省的信息技术教材,本学期学习1信息与信息技术2信息的获取与管理3 信息的整理与加工这三个单元的内容。 第一单元中涉及的知识点有: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网络基础知识。 第二单元中涉及的知识点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搜索引擎的使用、常用下载工具的使用、常用压缩工具的使用、windwos软件的基本使用以及资源管理器的使用。 第三单元中主要是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使用。

三、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 、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2、 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3 、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4、 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四、 本学期教学的目标

1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增强技术利用中的责任感,能够合理的引用他人的观点或使用他人的成果,养成尊重他人著作权的习惯。

2、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及使用原理等,会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计算机操作习惯。

3、 熟悉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能够利用文字处理软件设计、制作作品,并对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从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欣赏水平。

五 、本学期采取的具体措施 本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入学习,适当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

六 、教学过程的具体安排

《实用的教学计划模板合集九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